文化大数据政策及新闻简报(南宫28官网- 南宫28官方网站- APP下载529)
2025-08-01南宫28官网,南宫28官方网站,南宫28APP下载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对“十四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自觉对标对表,合理确定各领域目标任务,充分体现党中央战略意图。要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稳步推动共同富裕。要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为规划编制提供有力支撑。
《行动方案》强调,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数字中国建设的领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因地制宜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数字政务智能化水平,一体化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扩容提质,持续深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新场景,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变革,加快推动数字领域国际合作,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水平。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2025年4月29日至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举办。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建省发展改革委、福建省数据管理局、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国家数据局主办了五大“数据主题分论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可信数据空间、数字经济、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标准化、智慧城市国际合作,和两大“主题交流活动”——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绿色数据中心国际合作。峰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等多位领导出席论坛活动并致辞。本文依据公开资料整理了参会领导在部分活动中的发言要点。
张国清表示,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当前数字技术创新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要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数字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推进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完善数据流通和交易机制,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放大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要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梯次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积极培育行业垂直模型,不断拓展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空间。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提升数据管理利用能力,加强对算法的审核监督,推动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式创新。要扩大数字领域开放合作,稳步推进数字经济治理规则、贸易服务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在闽期间,张国清还到消费电子企业调研,详细了解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产品出口及内销等情况。他强调,消费电子行业规模大、技术更新快、产业链带动作用强,是稳就业、稳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要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支持企业通过技术、产品、服务创新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开拓多元化市场。要畅通出口转内销渠道,做好国内外标准、认证衔接,发挥好电商平台、商超展会等作用,提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要加力实施以旧换新政策,为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提供有力保障。
据公开报道,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出席了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致辞。此外,刘烈宏局长参加了“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可信数据空间”、“数字经济”、“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标准化”、“智慧城市国际合作”等分论坛,出席了“数算一体驱动未来”等主题交流活动,并发表讲话。在峰会期间,刘烈宏局长还主持召开了数字经济民营企业座谈会,围绕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以下为部分活动中的发言要点。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表示,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加快推动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相结合。推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确保“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到哪里。持续推进数据流通交易。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细化数据产权“三权分置”方案,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细化流通交易规则,推动发布数据流通交易标准示范合同。
刘烈宏指出,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更好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高质量发展,一是要不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新认识。要把握好市场化与价值化的关系,数据要素价值化不是只有数据交易这一种实现方式,还包括数据开放、共享、交互等多样化价值实现形式。要以赋能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以数据要素价值化牵引带动数据要素市场化。二是要持续关注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新变化。当前,数据流通利用方式更加丰富,数据市场生态更加繁荣,价值实现方式更加多元,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各种价值实现方式正在“百舸争流”中加快实现新探索、新发展、新突破。三是要聚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新实践。公共数据要持续发力数字政府和经济社会“两个主战场”,企业数据要加速突破增效提质和赋能转型“两个新前沿”,数据市场要强化夯实基础制度和基础设施“两个主支撑”,让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显性化”。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标准化工作,国家数据局于4月30日上午在福州市成功举办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标准化分论坛”,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出席论坛并致辞。刘烈宏指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利民底色”,是数字技术普惠应用的结果和升华,既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也离不开标准的支撑。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继续做好先行先试,推动数场、可信数据空间等技术路线收敛融合,启动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建设,开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加快相关标准建设,重点把握规划引领、项目牵引、制度保障、标准引导等。
4月28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算一体驱动未来”主题交流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举办。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出席活动并致辞。刘烈宏在致辞中指出,算力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引擎,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过去一年来,国家数据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协同联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他强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国家数据局将与各方共同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密切跟踪算力网发展趋势,稳妥开展算力资源优化布局,高质量建设枢纽节点,高标准发展城市算力,满足边端算力应用需求,以坚实的算力基座为数据的汇聚、流通、应用提供支撑。
刘烈宏与企业家们深入交流了当前及今后的国内外形势与市场需求变化,对企业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回应。他表示,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赛道,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下一步更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抓住技术和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加速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以主动求变的勇气、底气和实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打下坚实基础。
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这一进程中,高素质数字人才是推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陈荣辉强调,数字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面对高端技术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双重紧缺”的结构性挑战,国家数据局持续推动数据人才体系建设,从深化前瞻性理论研究、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到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多方协同、学用贯通、场景驱动的良好生态。同时,他呼吁,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共同为数字中国建设夯实人才根基、激发创新动能。
4月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能云生态大会举办,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等出席并致辞。夏冰表示,今年是数字中国战略实施10周年,面向未来,国家数据局愿与中国电信等中央企业一道,积极作为、踔厉奋发,深入推进全国一体化基础设施布局,深入挖掘数据开发利用价值,加速培育壮大数据产业生态,持续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期待中国电信依托天翼云平台,持续展现央企担当,为产业生态融合共建做好支撑,为国家数据市场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
随着人工智能进入大模型时代,高质量数据集成为核心要素。在4月30日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要素安全与流通基础设施分论坛上,人工智能与数据流通的融合发展成为核心议题。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中,安全与流通是两大核心挑战。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英在论坛中指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我国首次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具有高流动性、低成本复制、报酬递增等特性,对经济发展有着倍增效应。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需充分发挥数据的正外部性,规避负外部性,将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实施方案,明晰治理规则,强化技术应用和安全设施能力建设,保证高价值、高敏感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可溯可审计”,助力数据安全合规、高效流通。余英表示,本次论坛为推进数据要素安全流通搭建了思想交流、智慧碰撞平台,希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继续发挥在科技创新、产业落地、技术标准等方面优势,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贡献更大力量。
数据标注优秀案例名单如下:1.多模态医学影像智能数据标注平台2.多模态数据智能标注与管理平台3.AI助力数据标注产业发展新生态4.时空智能数据标注标准化实践5.打造数据标注产业助力县域人才振兴6.农村集体土地高质量时空数据集多源协同标注7.数据标注赋能电商产业效能提升8.汽车行业多模态数据融合人机协同智能化标注9.智能标注闭环体系重塑AI数据工程10.数据标注政产教融合人才培养11.“政校企共建产教训融合”数据标注人培模式12.AGI智能化时代的AI数据标注平台13.AI手语翻译数据标注赋能无障碍信息建设14.产教融合医学影像数据标注人才创新培养15.ADS数据标注与PAI平台赋能自动驾驶创新提效16.大模型驱动的数据自主标注智能服务17.SIFT技术引领全球大规模智能医学影像数据标注18.面向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建筑半自动数据标注19.数据标注平台工具的创新实践20.深挖政务热线数据标注产业赋能基层治理新场景21.小语种数据标注特色创新模式22.数据标注平台赋能AI产业高质量发展23.深挖数据处理价值构建城市级数据标注产业生态24.铁塔视频数据标注赋能多领域智慧监测25.多模态数据自动化标注与增强平台26.数据标注赋能油气勘探地物信息智能解译27.高质量多模态医疗AI训练数据标注设施建设28.无人机视角下人居环境数据集数据标注29.点-线-面多粒度遥感大规模基准数据集标注30.矿山数工—数据标注赋能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31.无人机影像数据标注赋能低空经济发展32.数据标注筑基高质量数据集33.数据标注专业人才产学融合培养平台34.场景驱动高质量垂类数据标注人才培养35.4D-BEV上亿点云标注系统36.视觉大模型自动标注一站式生产运营37.中医药行业大模型数据标注38.高质量自动驾驶数据集标注与应用39.数据标注创新引领电力行业数智转型40.建设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实训基地,打造人才培养高地41.“AI+产教融合”助力数据标注高技能人才培养42.3D点云数据标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43.热带亚热带典型地物空天遥感样本标注44.产教融合创新实践赋能数据标注人才培养45.数智引擎:产教融合型数据标注人才培养46.AI数据标注助力中医药领域高质量发展47.云藏搜索引擎藏文信息处理数据标注。
二、举措与成效一是支撑多模态AI训练数据集智能化处理及管理能力。平台具备多模态数据处理及管理能力,创新融合3D/4D点云连续帧平滑算法、音素边界毫秒级标注技术、大模型CoT标注工具链等核心技术,构建起覆盖采集-清洗-标注-质检-训练-回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平台已建成涵盖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自有专业化数据处理工具200余种,智能化算法自动化标注模型100余种。二是支撑多模态AI训练数据集的高效、高质量、规模化供给。通过此平台面向国内数据服务商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开放AI数据服务,目前服务企业数量已达到1000家;平台推动国内AI数据服务产业生态协同发展,并显著提升数字服务能力,扩大数字经济规模,目前生产系统入驻企业数量已达1500家,入驻数据工程师48万余人,其中数据标注工程师24万人,已建立覆盖全球200+语种的工业化数据生产资源网络。三、特色亮点一是通过多模态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创新,提升数据标注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数据标注的质量和效率。在视觉数据领域,提出3D点云障碍物检测、3D/4D点云标注等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在实时响应与精确度上的局限,显著提升了对应任务的数据处理效率与精度;在语音数据领域,建立了基于元学习的自适应语音偏误检测和诊断模型,提出了基于无监督模型的语音数据库覆盖性度量方法和基于线性预测残差负熵的定量音质评价方法,提高了生产语音数据库的质量和效率;在文本数据领域,提出了多样态数据到文本数据的对齐方法,构建了个性化语料生成、短语智能拆分、深层语义推理网络框架,解决了语料库构建中的内容可控、个性化问题。二是通过建设数据智能标注与管理平台,实现人工智能数据智能化高质量生产。打通算法平台与标注平台的数据交互流水线,实现数据自驱的多模态标注算法快速迭代。将多样化AI算法与生产系统深度融合,构建了支持124个各类型数据处理加工算子、150+预设流程模板的柔性管理平台,并应用于视觉、语音、文本等多样态数据生产各环节,大幅提升数据生产质效,形成AI数据生产的新质生产力。
2025年4月30日上午,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标准化分论坛在福州召开,分论坛上发布了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数标委”)10项数据标准化重点成果。一方面,正式发布了《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技术文件,从技术功能、业务流程、安全要求等方面对可信数据空间进行了规范,为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及地方、行业、领域、企业数据空间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围绕数据基础设施、数据流通匿名化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方向,《数据基础设施参考架构》《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要求》《数据基础设施用户身份管理和接入要求》《数据基础设施标识要求》《数据基础设施接入连接器技术要求》《数据基础设施数据目录描述要求》《面向数据流通的匿名化处理实施指南》《面向数据流通的匿名化效果评估方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平台建设指南》等9项标准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会上,全国数标委秘书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江苏省数据局、西安市数据局、温州市数据局、烟台市大数据局、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单位共同启动了相关标准的验证试点。
(三)探索建立收益激励体系。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谁投入、谁贡献、谁收益”的分配原则,明确数据生产、加工、运营等各环节主体的收益权。搭建“授权运营类”与“共享开放类”双轨并行机制,推动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资产有条件无偿使用,将共享开放类数据资产管理纳入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保障公共利益;探索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资产有条件有偿使用,符合非税收入成本性支出范围的,按程序安排预算,激发市场活力。
在致辞中,王进健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扬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沿方向,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重塑创新范式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扬州坚持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实力加速壮大、数字基础支撑不断夯实、数字治理成效更加彰显。对扬州来说,发展数字经济既是时代大势所趋,也是城市发展所需。扬州将以“数实融合”“数据赋能”“数字生态”为抓手,打造动能更强、活力更足、环境更优的数字扬州,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让更多数字化转型实践生根发芽、开出繁花。扬州是发展数字经济的“理想之地”,正致力打造成为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的“企业友好型城市”,热切期盼更多“数商”企业、“数字”人才来扬投资兴业、创新创业。
张立在致辞中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按下“快进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要智库,下一步,围绕数字扬州建设战略布局,研究院将与扬州进一步深化合作,聚焦开展前瞻研究、服务产业发展、营造合作生态等方面,推动扬州人工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助力扬州打造成为人工智能数据集国家节点、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地、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示范区。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持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萨尔森·詹纳别科夫表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上海合作组织(SCO)成员国及中国-中亚合作机制的积极参与者,哈萨克斯坦一直在深化区域数字经济合作,这次阿斯塔纳数据交易所与上海数据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有助于推动区域数字经济一体化和跨境数据流通。汤奇峰表示,数据跨境流动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基于此次合作,双方将共同构建开放、协作、安全的数据流通生态,帮助企业把握全球数字经济机遇,助力数字领域国际合作高水平开放。
此次合作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又一重要实践。阿斯塔纳数据交易所是哈萨克斯坦新成立的数据交易所,正在打造中亚地区领先的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在区域数据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上海数据交易所则依托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先进经验,为国际数据流通提供成熟解决方案。双方将重点围绕共同建设中亚地区可信数据交换平台为契机,通过跨境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跨境流通标准、技术对接及合规治理、股权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度协作,推动建立高效、安全、互信的数据交易机制,助力中国-中亚数字经贸合作提质升级。